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一个学渣的申请之路
一、申请过程
为什么要出国?
刚开始纯粹因为大家都要去。我有一些高中同学选择本科就去国外读书,更多身边的朋友都有去美国读研的目标:我高中的室友,6个人全部打算出国读研;我的发小要么已经在国外要么打算出国。
所以出国变成了我的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然而刚上大学的我,虽然胸怀这样的目标,但并没有概念为了这个目标要付出什么。我也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划把我的大学四年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一和大二,可以说我的全部时间都花在了社团活动上。说实话我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在学习。
即将进入大三的时候,我感受到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清楚的规划。出国、读研、找工作,大家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然而我们一起来看看我那时候的情况。
GPA 2.5/5.0
挂了很多课
还没有开始准备T/G
除了社团经历之外没有任何软背景
于是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家中介。
因为我觉得一家专业的机构可以给我更加专业的意见,告诉我具体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让我的努力更加有效率。
哈鲁是我咨询的第一家中介,也是唯一一家中介。纯粹是因为我的一个同学给我分享了哈鲁一位老师的名片,我咨询之后就签约了,于是哈鲁开始陪伴我一年多的申请过程。
大三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出国。
GPA 2.5/5.0→3.2/5.0
我重修了很多课,在兼顾大三专业课的同时我又填补了很多大一大二留下的坑。我记得大三的两个期末,每次我都是有八九门课要期末考,备考那段日子基本都是靠咖啡因支撑着,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真的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通过一年的努力,最后申请的时候,我把自己的GPA提高到了3.2/5.0,转换成4.0分制后有3.5。
两段创业比赛经历
虽然大一大二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社团活动,但是正是这样我结识了一群很厉害的朋友。大三的时候他们带着我参加创业比赛,我参加过两个项目,分别在学校的创业比赛拿了二等奖在广东省的创业比赛拿了一等奖。
海外背景
大三的暑假我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暑期项目,并且有幸去到硅谷当地的两家创业公司短期实习。(其实很多大学都有暑期项目,可以去你感兴趣的学校官网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你的项目,哈鲁的老师都会帮你准备材料并且申请;另外还有一些机构会专门举办交换的活动,哈鲁的老师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有兴趣的都可以咨询他们)
四段实习
大四上学期在准备T/G考试之后,我还收获了一份500强的实习。加上我们专业要求的一段会计实习,我总共收获了4份实习经验。
T/G考试
唯一的遗憾,是我觉得自己在准备T/G考试上并没有下太大的功夫。托福考试是在大三的暑假才开始认真准备,大四的9月份拿到了104分;托福考试之后,认真准备GMAT准备了一个月,最后在10月份拿到720(我觉得准备考试的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在足够的时间内高效地准备更加可行。我准备这些考试的方式都是通过网课,我很喜欢通过网课来学习,因为视频可以反复看,还可以暂停记笔记,网课也会有直播和互动,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考满分网)
所有背景提升告一段落,我开始申请学校。
对于国家:首先我很明确我想去的国家是美国。因为我觉得美国是所有国家中对留学生相对友好的国家(欧洲留学基本没有可能留下工作),但我想在拥有海外工作的背景后再回国;其次我觉得在教育水平方面,美国确实处于世界前沿。
对于专业:我本身是会计专业,而且有4个月在会计行业全职实习的经验,基于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确定了自己不想在会计领域继续深造。并且,基于我大一大二的社团经验,我发现自己对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很感兴趣,也乐于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所以我在大三就定下了申请marketing研究生的目标。我申请的所有项目都是marketing专业。
对于学校:作为一个GPA,T/G成绩都很一般的学生,我最初的目标是冲进TOP30
申请的过程更是了解自己的过程
What’s your short/long term goal after graduation?
Why do you choose our school/program?
What are the three words you would describe yourself?
Tell me about one of your successful/failure experience.
Tell me an experienc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team conflict/ time conflict and how you solved the problem.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s want students who know themselves and know what they want.
说实话在准备各个学校的essay之前,我并不会想这些问题,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会。但是就是在准备这些essay的过程中,我和哈鲁的老师一起,将我自己的优势、亮点梳理出来,并且在有限的篇幅当中,展现给学校。比如three things about myself,我会说creativity,对应我的创业经历;leadership对应我的社团活动;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应我的海外经历。
并且我觉得,哈鲁的老师教会我,在与学校有限的交流中,尽最大可能展现自己。比如interview的时候,有些问题看似和申请无关,但是都是可以和自己的经历对应起来。(比如你想有什么超能力,我说的是洞察别人,因为marketing要懂得know your customers,然而我并没有这项能力,所以我想去你们的项目继续学习)
申请结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综排10,但商学院没有排名)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综排32,商学院排名39)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综排19,商学院排名21)
二、经验分享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自己的经历中感受,自己没有经历的,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感受。
刚开始对于申请marketing专业,其实我内心也是有些忐忑的。我并没有很多份市场相关的实习,刚开始我对于市场要做的东西也并不清楚。但我有很多师兄师姐、朋友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我就向他们取经,了解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把他们的工作经历作为自己经历的补充。
我觉得身边很多要出国的朋友,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并不清楚。但是这是你最后一次可以选择自己职业的机会。本科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所以听了父母的建议选了会计,但我现在很清楚自己想学marketing
学会利用一切机会展现自己,学会和学校交流。
我觉得中国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往往在提交申请之后就开始当甩手掌柜,等学校的通知。但是我曾经在Chase dream上面看过一篇经验分享,有一个北大的学生,凭借自身条件可能无法被录取,但是他通过和office admission的职员交流,寻找共同话题,给自己赢得了面试机会。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存在水分,我只是想说你和学校交流的平台其实不只有申请平台,你可以发邮件给学校了解录取的条件、录取的进程等等,要学会和学校social。
学会自己搜寻信息,自己做决定。
刚开始申请的时候,我一切的信息来源只有我的中介,中介给我什么,我就看什么。但是后来,我发现在申请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也十分重要。我觉得最有效的信息来源其实是学校的官网,对于任何一个你想申请的项目,都会有官网,上面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课程设置,项目时长、要求、学费等等。
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就是论坛,对于商科学生来说最大的论坛就是chase dream,上面有很多成功经验的分享,还有项目反馈,录取情况等等。
三、鸡汤
请喝下这碗鸡汤,并接受这份诚挚的安利。
我记得第一次去哈鲁的办公室,墙上挂了很多成功申请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同学说,“哈鲁是我咨询的唯一一家中介但我很幸运哈鲁完全没有令我失望,更超过了我的预期。”今天,可以说我也完全感受到了这样的幸运。我见过我的朋友因为中介不负责任申请过程中解约又找新的中介,也看过我的朋友给我发的她的中介翻译的语句都不通顺的文章。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申请的一路都十分顺利。
更幸运的是,我觉得我在哈鲁遇到了一位非常认真、负责、耐心的老师。她没有嫌弃我的晚期拖延症,在申请过程中一遍又一遍敦促我完成申请;她也在我每次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给予我鼓励;也是她找到我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作为我展示自己的主题。我认为,与其说找一家靠谱的中介奠定了你申请成功的基础,不如说找一位靠谱的老师对申请结果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
在找中介和DIY之间,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找中介的好处更多。第一,我觉得中介给我的信息,确实节省了我很多自己找信息、研究的时间,省去了新手熟悉申请流程的时间,申请的过程非常繁琐,从寄送成绩单,提交推荐信,到准备好几轮面试,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犯下错误,影响录取结果;第二,我确实觉得中介更加有经验,从中介帮我准备面试,到和学校的各种social中间,有一些我并不知道的“潜规则”,比如在面试之后发送感谢信,包装自己成绩单上的瑕疵等等。
至于选择哈鲁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从咨询之初,哈鲁就告诉我,哈鲁专注于高端留学的领域,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大和华工,我觉得这更加符合中大学生的定位。第二,申请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文书要过关,我觉得哈鲁的翻译老师对语句的翻译和润色水平非常高。第三,与市面上众多流程化申请的中介不同,我在哈鲁感受到了一丝人情味。我的申请材料,对于我的老师来讲,并不是冰冷的文字而已,而是一个学生的未来,我从哈鲁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的老师期望和你一同努力争取更好的录取。
我也曾有十分迷茫、缺乏动力、不想努力的时候。但是我问过一位我非常努力的朋友,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拼”,她回答我,“因为我真的很想要达成我的目标”。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很多人都无法付出与其匹配的努力。所以我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期待,从各个项目的介绍页面中,了解如果录取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我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拼命。
我也曾有觉得自己前途无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但是回头望望整个申请过程,我觉得选择出国是我做出的一个最无悔的选择。因为这个过程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目标,懂计划的人。
最后,希望在座的所有人都胸怀梦想,永不放弃,并梦有所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哈鲁教育”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哈鲁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