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EDU:首先恭喜GUO同学拿到了美国CMU的录取,相信很多读CS的学生都不会对这所学校陌生,应该说是众多CS人的大爱。能否向你的师弟师妹介绍一下这所学校的魅力?
GUO:卡耐基梅隆大学 (CMU),坐落在纽约州匹兹堡,除了综合排名靠前,CS的专业排名更多年蝉联全美No.1,是绝大部分CS追求者的Dream School。我们比较熟知的Google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的PhD就是在这所学校完成的。很凑巧的是,我们小学课本中熟知的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当年出国留学成为了这所学校授予的第一个博士生。
相比于其他CS专业的顶尖学校,这所学校的CS系与系大、项目多,招人多为特色。单是我已有所了解的硕士项目就已经有十几个,并且横跨各个领域,有CS与音乐结合的Music & Tech、与我本行生物结合的MSBIC,与电子商务结合的MSIT-eBusiness,有与心理系结合的人机交互(HCI)方向,与艺术、视觉和游戏设计相关的ETC。而CS本身内部又有很多划分,有最靠近基础的传统CS,也有软件工程、嵌入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各种方向,可以说专业方向应有尽有。记得我第一次看这些项目的时候,是在图书馆从早上到晚上不停歇地看了一整天,那还不足以给我全面的了解,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另外,这些项目都是由世界最顶尖的老师带着,学生毕业后的个人专业技能经得起这么多年就业情况的考验,可以说真真正正是CS人心目中的Dream School。
HELLOEDU:在我们公布了你的录取后,不少学生通过微博私信我们,想了解你是如何以非CS背景攻下CMU的录取。对大家来说,你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很期待你能以专业角度分析一下你成功的秘诀所在。
GUO:我主修专业是生态学,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开始申请修读信息与计算科学(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作为第二专业。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我就在这双专业的学习中慢慢向目标进发。其实,当时我只有高中竞赛时候的一点点编程基础,即使是这个双专业,我也未必能真正把我个人的CS专业知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升至一般CS本专业的学生般。因此,我决定了为了CS而把本科学习延长一年,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软件开发项目、实习、专业课的选修等。那段日子,我把一切和学术相关的活动全部与CS相联系,例如,当时在参加一个生物方面的国际竞赛,我就推掉了所有与生物实验相关的任务,改去负责比赛项目推广部分,做了一个手机应用来宣传我们的工作,并且参与了项目网站的制作;比较重要的是加入了中山大学苹果俱乐部,在里面得到了一些项目和软、硬件资源,比较快速地提升了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经验;最后,我的毕业论文也请了负责做生物信息学方面的老师来指导,这个项目也在我之后的申请工作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这次拿到录取的eBusiness项目,因为与business相关,就也会看重申请者的领导力、沟通演讲才能,相比同学校的其他项目来说对CS背景要求较少一点点,因为自己之前较为丰富的社团经验,这样的要求刚好契合我本身的背景情况。所以,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应该多留意相关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背景本身的特点进行学校和项目的选择。
HELLOEDU:你的咨询师梁东宇老师(Tony)曾提到文书对录取的重要性,作为申请者本人你是如何看待文书对于整个申请的作用?你与Tony在文书制作中起到了哪些化学作用?
GUO:化学作用倒说不上,但我觉得我和Tony的配合一直是十分密切的。我们从合作一开始互相都十分尊重对方,他很有条理地给出留学时间规划,并且开始催促我准备文书素材。当时我虽然在准备GRE考试,但想到考试时间较晚,我还是在签约没多久就详尽地准备好了材料并且不断补充、修改了很多次,所以在我密集地备考之前就把大部分文书准备完成,为之后申请的提交赢得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知道留学考试,尤其是GRE其实经常会让人十分沮丧,但因为前期的考试准备与文书写作同时进行,对申请时间的合理规划,使得我能够一直保持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ETS考试。
整体上看,我和Tony这半年以来的沟通非常顺畅的。我每次把收集的材料发送给他,或者对申请有疑问,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答复或回应,而他对我的申请进度有催促或者需要我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也会尽快以最高的质量提供给他。我从来不会以一种依赖的心态去对待,因为留学是自己的人生大事,即使是有专业的顾问帮助,但如果自己不参与、不尽力配合,我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经过这半年多的准备,我自己总结出一点经验,作为申请者,是必须尽可能地明确自己的留学目标,对申请的专业需要有足够的理解,才能配合好咨询师做好一切的文书、选校以及后续工作。如果理解不够就多到英文Google去搜索国外英文原生的定义、表述。对于文书方面涉及到非常专业性的部分,尽量做到自己能够去评判写作的方向与合理性,以及表述的准确性,以保证不会给审材料的人错误的暗示。
HELLOEDU:Guo同学你在中山大学有较丰富的社团工作经验,请问你是如何平衡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的工作?
GUO:一方面我会借助很多的时间管理工具,比如多平台同步的日程表、To-do-list和笔记本,另外一方面,也会做一些比较长期的规划,比如说大四下学期要做毕业论文、苹果俱乐部有些项目和活动要做,选的课就比较少,并且半路还果断地退选了一两门课,但这些少选的课都会在大五上学期补回来。其实人的精力还是有限的,不能老是想着所有东西都可以接手下来做得完美,该舍弃的时候还是会舍弃一些东西。
HELLOEDU:最后还是希望你评价一下哈鲁,评价一下哈鲁的顾问老师团队,给他们送上你的祝福。
GUO:哈鲁成立的时间不长,但给到我的服务质量超出我的预期。尤其是我的咨询师Tony,我们如朋友般的密切沟通使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十分信任他,也信任哈鲁。大半年前我决定到美国深造,就开始与Tony合作。他不断地根据我的个人情况作出计划的调整,在我GRE考得并不理想的时候给予鼓励,在我考试信息出错的时候帮忙想解决方案,并且对我的选校提供非常及时并且专业的建议,支持着我把整个过程的各种好艰难克服。到现在拿到第一个录取,如果没有哈鲁,我估计在考GRE半路就抑郁而终然后转投新加坡或者其他选择了,也就不可想象能够拿到今天的录取。所以我很感谢Tony和哈鲁,当然也感谢自己当时选择了哈鲁这个决定。
在此,我祝哈鲁能越做越好,为更多的中国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留学咨询服务,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去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心中的理想。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哈鲁教育”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哈鲁教育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